从艺经历
几乎所有手艺人的启蒙都源于生活。1973年, 吴家又新添一名男丁,对于这个手艺世家来説,在这一年里 ,他們家中又多了一名手艺人。而未曾想到的是,未来的吴新泉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1980年,7岁的小吴新泉他开始了自己的学习过程,一路跟着父兄学习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与传统灰釉原矿料配方,很难想象当一双小手第一次插进草木灰浆中是什么感觉,也许就如同所有自小学习手艺的匠人一祥,手艺就是他们儿时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此后的很多年邻居都能看到一个满身泥土的小孩子有模有样地在吴家作坊里忙碌,或者他追着一只小黑狗在巷子里奔跑,手里还护着刚给父亲打回来的散装白酒。而在吴新泉的记忆里这样欢愉的时刻着实不多,更多的是父亲对于他的严格要求以及技艺的磨练。少年时期的吴新泉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旋转的泥坯,渐渐学会了忽视院子外面那些同龄人玩耍的声音,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慢慢能听到了历史的低语. 15年的家学时光造就了吴新泉对事沉稳、从艺严格的行事风格,22岁的他开始不满于对制瓷和制釉技艺的掌握.陶瓷是一个涵盖了雕塑、绘画、书法、釉料配备等多项技艺的非系统性复杂工程。吴新泉在这时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各项技艺,而忙碌于学习的他,甚至未會发觉自己对于陶瓷已经进入了痴迷的状态.在景德镇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能人巧匠,而这些老艺人,谁会不喜欢一个早慧沉稳又能吃苦的年轻学徒呢。吴新泉从1995年起,先后跟随刘少彬、赵贯芝、王锡良、张育贤等景德镇的名师学艺.吴新泉展示了他与恩师的一张合影,师徒二人手中拿着“尊师重道”四字,不知是徒儿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还是师父赞赏徒儿.“徒儿尊师,师父重道”他们二人师徒一场,最终的句号落在尊师重道四个字上就是对他们二人最大的赞美.十五年的学艺生涯,使他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传统制瓷技艺的全流程工序,从泥釉料配制到装饰、烧成,是景德镇难得的全面型非遗技艺人才.七岁学艺,22岁带着家学拜师,37岁的吴新泉学成归来,是时候在景德镇开疆拓土了。 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辛苦和挑战后,吴新泉再怎么选择一个难题来攻克周围人都会觉得习以为常,但是周边的同道好友怎么也没想到他会选择一条如此陡峭的道路——柴窑。 技艺简介
几乎所有的传统手艺一开始都与 生活方式有关,就如景德镇这个湿润多雨的地方,树木的生长速度足以供给景德镇的窑火数千年不灭。而柴窑,正是这家传本格的陶瓷生产方式,也是景德镇当地流传近两千年烧瓷传统的象征。 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工程教育的进步使得人们似乎不再相信传统手艺的感性认识而更偏信于尺寸、精度、温控、比例等工业标准。柴窑就像是这工业时代里一名逐渐走远的老人,我们还未真正了解的过去,就将要消失在不远的将来。 一座柴窑从诞生到运转,基本全部靠手艺人多年的积累和经验判断。首先,搭建窑口的工作被称为“挛窑”,用砖头堆砌,搭建一个内部可供火焰燃烧且升温均匀的腔体,靠的是手艺,而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也只有景德镇还留存有这门技术;其次,在搭建好后,从陶瓷在窑内的摆放到“把桩”师傅对于窑内温度的掌握,这些都是不能靠系统性的理论教育来传承的传统手艺。 主要成果
2019年9月经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审核批准,命名吴新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传统柴窑烧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从艺感悟
对事沉稳、从艺严格、追求完美、追求自己的柴窑能够烧制出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