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张恩风出生于刺绣世家,从小酷爱刺绣技艺,从小爱好美术与刺绣技艺。七、八岁的她就开始从母亲那里精心学习刺绣针法。从开始学习刺绣时的没耐心,到十四岁左右她已经学会了晋绣的多种针法及基本的构图,二十一、二岁亲手绣制完成了她自己的嫁妆,再到后来对晋绣艺术的痴迷,张恩凤觉得每天的飞针走线已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再也不能舍弃。随着自己的绣活做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她在全身上下到处可以找到自己刺绣品的影子中,对晋绣有了全新的感受。 1986年起在繁峙县晋绣坊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工作。历任公司高级技师,技术副总监。 张恩凤因为有较深的功底和勤奋学习的态度,晋绣坊决定将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多次派她外出学习,学习归来后张恩凤大胆的将四大名绣的技艺同晋绣结合起来,对晋绣的技艺进行改良,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刺绣风格。在各大活动中,张恩凤更是将晋绣的艺术之美展示的完美无遗,并屡屡获奖。 2013年10月在山西品牌中华行(天津站)上做了现场演示受到了观众的热捧。 随着张恩凤一步步的成长,她被提拨为晋绣坊技术副总监,并成为了第五代晋绣的传承人,2012年山西省文化厅正式将张恩凤评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晋绣传承人。 经张恩凤亲手带出的绣娘有30多人,而且有许多已成为晋绣坊的骨干绣娘。在教授过程中,她总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技艺耐心的教授给徒弟们,有时近乎苛刻的要求,也让徒弟们感到太严厉,可是在徒弟们的心中,能有这样的师傅是她们的荣幸。 在张恩凤眼里,一幅作品每针每线都必须运用正确,颜色过渡时一定要自然,在张恩凤的教导下,这名绣娘如今已经成为了晋绣坊的骨干,她还说如果没有师傅的严厉教导,一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她说她为有这样的师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主要成果
在张恩凤的作品中为了将作品表现的细腻生动,她便在64色的丝线种类上进一步细分,每一种色又分为5至8种渐进色,每一种渐进色下面又可以分为5至8种色彩。这么多的渐进色和渐变色的运用可以使色彩自然过渡,呈现出的作品立体生动,这就对绣娘们的手艺要求颇高,刺绣中有时可能需把一根丝线劈成11根细线。张恩凤说这比她以前绣鞋垫要难很多,绣牡丹时针法多,颜色也多,颜色之间的过渡非得靠自己一次次的尝试才能绣好。 张恩凤因为有较深的功底和勤奋学习的态度,晋绣坊决定将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多次派她外出学习,学习归来后张恩凤大胆的将四大名绣的技艺同晋绣结合起来,对晋绣的技艺进行改良,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刺绣风格。在各大活动中,张恩凤更是将晋绣的艺术之美展示的完美无遗,并屡屡获奖。 2009年10月在首届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民间工艺展”上做了现场演示荣获金奖;她参与创作的《中国五台山全景》获得了2010年 “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11年6月在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做现场演示。2012年11月在首届山西工美博览会”上做了现场演示。因为以前没有出过远门,每次去农做现场展示张恩凤很是激动,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随着张恩凤一步步的成长,她被提拨为晋绣坊技术副总监,并成为了第五代晋绣的传承人,2012年山西省文化厅正式将张恩凤评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晋绣传承人。 平、光、齐、匀、和、顺、细、密是衡量一件好的刺绣作品的基本标准,而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绣娘们的巧手慧心。与其它流派的刺绣不同,晋绣在绣制过程中的最大特色是融合了剪纸的技法,即在土绣的基础上,用剪纸的方式把要表现的图案或情节剪出来,黏贴在土布上,用糨糊一遍遍地刮糨。张恩凤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布的经纬更加密实,为后面做好铺垫,剪纸和刺绣同时运用,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内里是剪纸,外面是刺绣,细节与轮廓完美融合,可这样复杂的工艺在张恩凤手中做的是那样的游刃有余。 经张恩凤亲手带出的绣娘有30多人,而且有许多已成为晋绣坊的骨干绣娘。在教授过程中,她总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技艺耐心的教授给徒弟们,有时近乎苛刻的要求,也让徒弟们感到太严厉,可是在徒弟们的心中,能有这样的师傅是她们的荣幸。 有一次,一个绣娘在赶制一幅作品,因为时间紧,在绣错一针后,她自己认为一针不为多,便自作主张没去改,张恩凤看到后,不仅严厉的批评了她,还让她重新绣制,在张恩凤眼里,一幅作品每针每线都必须运用正确,颜色过渡时一定要自然,在张恩凤的教导下,这名绣娘如今已经成为了晋绣坊的骨干,她还说如果没有师傅的严厉教导,一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她说她为有这样的师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