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1975年左右,从读小学开始,师从父亲金建龄学习雕花陶球泥塑工艺,捏塑小动物等泥塑作品;
1975年-1982年,读小学和初中期间,师从父亲金建龄和大哥金保成学习雕花陶球泥塑工艺,学习制作印模、钢笔水瓶座等作品;
1982年8月-1985年7月,在河北泊头师范学校上学,同时与在泊头师范任教的大哥金保成学习雕花陶球泥塑工艺,进行雕花陶球制作;
1985年8月-1991年7月,在于桥乡和郑集乡任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泥塑教学与研究,制作作品,进行传承;
1991年8月-1996年7月,在东光县金庄乡王八里小学任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泥塑教学与研究,制作作品,进行传承;
1997年8月-2003年7月,在东光县第三中学任会计,开始系统总结学习雕花陶球的理论和作品;
2003年8月-2011年1月在东光县教育局任股长,开始制作典型作品,整理雕花陶球资料,积极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2月-至今,在东光县灯明寺镇任中心校校长,业余时间重点进行“雕花陶球泥塑工艺”的传承发扬工作;
2011年7月“雕花陶球泥塑工艺”成为东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成为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3年9月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3年至今,二十余件作品在国内外、省内外获奖,同时被央视、人民网、《燕赵都市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等十几家媒体报道;
2015年7月,雕花陶球泥塑工艺成立“陶得金陶球文化有限公司”,业余时间进行技术指导,进行作品创作,为金葆政发扬和传承雕花陶球泥塑工艺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技艺简介
东光县的“雕花陶球泥塑工艺”,发源于大运河沿岸,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京津冀一带,是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该项目成立了“东光县陶得金陶球文化有限公司”,招收县域内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陶球泥塑制作,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项目还开发了《幼儿口才教学法》和《少儿泥塑作文教学法》,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活动;开发的吊坠陶球、印模等产品,特别符合文旅融合需求,是国内外特色文旅产品。目前,雕花陶球图案达到2000多种,体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中地位突出;项目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大运河文化走出国门,传向世界。
“雕花陶球泥塑工艺”2013年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传承人金葆政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制作工艺模式,图案设计花样丰富,雕刻工艺精准细致,烧陶技术炉火纯青,丰富了雕花陶球的文化艺术内涵,在国内外具有唯一独特性,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主要成果
2015年,作品“正32面体设计雕花陶球”在第二届河北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银奖;
2015年,与金保成合作的雕花陶球作品《抗战》,被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收藏;
2016年,研制的《柏拉图雕花立体》,在河北省第十二届优秀自制教具中,获得二等奖;
2017年,作品《雕花陶球.沧州十大名片》被沧州市博物馆收藏;2018年,作品《六六大顺球》、《康康贺岁球》,在河北省获奖;
制作的《胶泥印模的秘密》在“张謇杯”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中,获得优秀作品二等奖;
作品“正十二面雕花陶球”在2018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活动中荣获传承奖;
作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获得沧州市文化创意大赛三等奖;
印模作品《十二生肖印模》和陶球作品《春华秋实》获得2018年河北省特色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优秀奖;
研发了《幼儿印模口才》和《少儿泥塑作文课程》,非常适合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加盟推广; 人物评价
雕花陶球泥塑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国内外具有唯一独特性,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资料
1.2018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7套《农广天地》栏目,播出专题节目《空心雕花陶球》;
2.2017年,河北电视台频道播出专题节目《窑火守望者,金氏三兄弟》进行报道;
3.2019年《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报道金葆政等制作庆祝建国70周年作品《祖国万岁》;
4.2019年8月2日《燕赵都市报》报道《沧州金葆政:让更多人看到“雕花陶球”的美》;
5.2017年2月,《沧州日报》报道《一个雕花大陶球凝结沧州三兄弟多少情》;
6.2019年8月7日,河北新闻网报道《平安吉祥的雕花陶球》;
|